頻振式殺蟲燈在使用過程中應用技術及注意事項
頻振式殺蟲燈是利用害蟲的趨性特性,其原理為使用光、波、色、味為一體的誘殺技術。利用殺蟲燈頻振式燈管發出特定頻率的光波,采用近距離用光源,遠距離用波,在配上黃色外殼和害蟲本身發出性信息素的氣味,引誘成蟲撲打燈外配以頻振高壓電網觸殺害蟲,使害蟲落入燈下的接蟲袋中,其誘殺害蟲種類多達到1287種、數量大,可降低害蟲產卵量,壓低蟲口基數和密度,保護天敵,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延緩害蟲產生抗藥性;
對人畜無害,環境污染小,有利于保持生態平衡;為蔬菜、果樹等蟲害發生量大、用藥頻繁的作物提供了綜合防治手段,是一種生態型防蟲方式,而且節能省電、成本低、安全利用新型阻隔材料研發電源開關和RCL自動放電回路形成的頻振技術自動調整電流,當有人體接觸時,燈立即進入安全保護狀態避免觸電、火災等意外事故的發生;頻振式殺蟲燈有自動避雷裝置可防止雷擊。
1.應用范圍:
頻振式殺蟲燈主要應用于設施農業、林業、海關、園藝、科研院校、專業標準化科技示范園、畜牧業等諸多領域。頻振式殺蟲燈誘殺的害蟲種類廣泛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雙翅目、廣翅目、毛翅目、革翅目、蜚蠊目等13個目主要害蟲有夜蛾、地老虎、金龜甲、玉米螟、螻蛄、煙青蟲等1287余種害蟲。誘殺的有益蟲以蜜蜂、蜻蜒、瓢蟲、螳螂等為主,但益蟲的捕殺量僅占總蟲量的0.1%左右。
2、使用技術:
(1)掛燈高度。掛燈高度與捕蟲量相關,經試驗,在設施栽培條件下(包括防蟲網、避雨栽培等),掛燈高度不能低于100厘米,一般以120厘米為宜;在露地栽培條件下,主栽品種為葉菜類一般以70厘米為宜,茄果類等以80——100厘米為宜。
(2)掛燈時段。不同時間段昆蟲的撲燈量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經觀察試驗,掛燈誘殺害蟲高峰以19——23時為主,夏季悶熱、風力小、雨天以金龜子為主的害蟲基本不撲燈。
(3)掛燈始期。根據蟲害發生特點,殺蟲燈始期以4月下旬至5月初掛燈為宜,主要用于捕捉小地老虎、小菜蛾、甲殼蟲等。
(4)刷網與洗袋。經相同掛燈高度與相同間隔期清刷網與不刷網捕蟲量試驗對比,3天刷1次網蟲量減少16%,因此以間隔1——2天刷1次高壓網為宜。在相同條件下清洗接蟲袋試驗結果表明,清洗后的捕蟲量為不清洗的2.2倍,同時每1——3天清理接蟲袋誘蟲效果較5天清理1次接蟲袋捕蟲量的要增加7.8%——21.8%。
(5)效益比較。具用戶統計在害蟲多時單燈一晚可殺農作物害蟲成蟲2斤—3斤,有燈區的落卵量、害蟲量較無燈區減少60-80%以上,每年可至少減少1/3的殺蟲化學農藥使用量。
全國咨詢熱線:
0392-2191180
152 3920 1200
郵 箱:
地 址:鶴壁市淇濱區朝歌路蓮鶴大廈B座17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