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旱作節水農業大有可為
近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甘肅武威舉辦農業農村部節水農業專家指導組調研活動暨全國旱作節水農業技術培訓班。專家組成員圍繞保障糧食安全農業用水紅線、黃土高原旱作節水農業高質量發展、水肥一體化節水增糧技術路徑等進行了專題報告,圍繞如何更好發揮專家組作用,支撐糧食產能提升、服務農業強國建設開展了研討交流。
旱作節水農業是立足我國國情實際,在實踐探索中總結出的一套行之有效、切實可行、潛力巨大的集成配套綜合技術模式,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近年來,旱作節水農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旱作節水技術加快集成推廣,種植結構進一步因水優化,增產增收效果明顯。
我國水土資源先天不足,“ 水缺”比“地少”更為嚴峻,缺地的本質是缺水。在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支撐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背景下,旱作節水農業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要對節水農業的重要性再認識,從生命之源、生產之基、生態之要“三生”和耕地種子“兩個要害”等多維度認識節水的重要性,圍繞旱作節水農業充分發揮旱作節水農業增產增效、旱作節水農業集約節約、旱作節水農業避災防災等“三個潛力”。
下一步,專家組要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明確分工,開展系統調查研究,圍繞國家發展和生產需求,堅持問題導向,在“四個緊”上重點發力,為節水農業工作提供決策支撐。緊密結合我國國情農情。立足我國自然資源稟賦,深挖各區域作物種植模式和耕作習慣,結合各生產主體節水農業技術需求,從我國農業實際出發,大力推廣實用、管用、好用的節水農業技術。緊盯作物生長關鍵農時。在農業用水關鍵節點,根據不同作物生長發育和氣候變化,及時提出科學灌溉指導意見;針對自然災害發生發展情況,及時總結防災減災技術措施。緊抓節水農業標準體系。用標準化的思路指導節水農業高質量發展,健全完善重點區域、關鍵作物節水技術規范和墑情監測規范等,積極參與節水農業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的制修訂。緊貼實際廣泛提出意見建議。要多渠道多形式宣傳節水農業成效,呼吁節水農業發展需求,積極整合多方資源,聚合多方力量,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節水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李增裕、全國農技中心黨委書記張曄、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梁仲科出席并講話,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紹忠主持會議。
全國咨詢熱線:
0392-2191180
152 3920 1200
郵 箱:
地 址:鶴壁市淇濱區朝歌路蓮鶴大廈B座17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