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干部變成“正規軍
河南有4萬多個村,近30萬村干部,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如何讓自然稟賦、經濟基礎、人口素質、交通條件等千差萬別的形形色色的村齊步走,的確是要費一番腦筋的。
河南省委一號文件標明,2022年,要扎實開展“三農”領域“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加強集中換屆后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特別是分管“三農”工作的領導干部培訓,提高“三農”工作本領,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真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和“三農”水乳交融的當數村干部。
4月17日,張茹仙正在三門峽市陜州區開人代會。作為陜州區城村的黨支部書記,難得有這樣的幾天清閑。
“說是清閑,真不清閑。集體經濟怎么發展,什么產業能讓鄉親們增收,沿黃旅游怎么讓城村多受益,這些東西裝在腦子里趕都趕不走!”張茹仙說。
改革開放前,農村干活是掙工分的,帶頭的村干部自然是“滿分勞動力”,也許年底還能補一些工分;之后,包產到戶,農民干活不再需要組織了,村干部的待遇只能從村提留那里獲得;再后,農業稅免了,提留自然也收不上來了,原來集體留下的耕地也分光了,村干部的待遇問題就沒法解決了。
一位長期在基層工作的處級退休干部呂先生說:曾經有一段時間,干點啥都比當村干部收入多,并且還不得罪人,因此很多村讓誰當干部還得鄉里領導跟著屁股后面說好話。
從20年前的村委會主任“海選”到上一屆村民委員會換屆時倡導的“書記、主任一肩挑”,加上財政逐月發給的“工資”,全省村級干部隊伍素質、能力逐年提高,工作作風也得以從根本轉變。
張茹仙屬于鄉賢返鄉,她拍攝發布的小視頻都是諸如城村建起了農民廣場、城村的生菜下來了、城村的葡萄熟了、城村的街道美化結束了等推介城村的內容。
不管村事、家事,一般來說,村干部都是主心骨。
麥收時無勞力戶家的麥子都是村干部幫助收的;有老人去世了,村干部都會第一時間到場;在外打工有難處或者回不來的人,會把家里要辦的事微信告訴村支書;年齡大的人到鄉衛生院打疫苗,村干部也會開車拉他們去。
在一個村里,村干部幾乎就是會“全活”的全能人。
盧氏縣官道口鎮新坪村黨支部書記魯彥玲的“工資”是每月2400元,每月600元與績效掛鉤的浮動工資年底才發;村“兩委”4個人,每人每月1450元。
村干部的“工資”構成比較復雜,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偟膩砜矗妥钤绲膸装僭?,呈階段上升趨勢,另外很多地方村干部都解決了社會保障問題,養老問題的解決,讓他們全心全意為鄉親們服務沒有了后顧之憂。
2022年,洛陽率先出臺《關于進一步提高村干部工作報酬激勵擔當作為的意見》,全市村黨組織書記工作報酬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他村干部也相應提升,對發展村集體經濟貢獻突出的村干部還將另行發放獎勵報酬,實現待遇普遍提高。
村干部嬗變“正規軍”,筑牢了鄉村振興的基石。
編后
“三農”問題是國之大事。本報編發的這組稿子,透析了糧食安全問題、鄉村建設問題、鄉村治理問題等,而這些問題,中央一號文件、河南省委一號文件都有明確的指引、正確的方向,或者說是“標準答案”。結合本地實際,學習好、貫徹好一號文件,才能更好地在鄉村振興之路上起步、加速、沖刺,才能行穩致遠
全國咨詢熱線:
0392-2191180
152 3920 1200
郵 箱:
地 址:鶴壁市淇濱區朝歌路蓮鶴大廈B座17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