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助力防汛抗洪救災 做好技術支撐保障
為科學有效應對臺風“杜蘇芮”引起的強降雨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天津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和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市農業農村委關于防汛防臺風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提前部署、上下聯動、多措并舉,加強分類指導、落實關鍵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抗災減災工作,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為農業生產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提前研判 科學防范
由于“七下八上”連續出現降雨過程,農田墑情基本趨于飽和,臺風“杜蘇芮”造成的降雨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和災害風險明顯增大。天津市農業中心黨委立足保障糧食安全“國之大者”,提前研判風險形勢,制定了《市農業中心關于成立臺風“杜蘇芮”災后技術指導工作領導小組的方案》,成立了以中心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相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災后技術指導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和災后技術指導區域劃分,每天對各組情況進行調度匯總,了解工作成效。同時抓緊時間制定《主要作物應對臺風“杜蘇芮”管理技術措施》、《暴雨大風天氣的應急措施》等多項技術指導措施下發各區,并及時與氣象、應急等部門溝通會商,利用多種渠道及時發送災害風險提示,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及時部署 做好服務
面對極端的降雨天氣,第一時間抽調精干力量,組建20個技術指導組分片包區,力沉一線,及時了解農業災情,科學評估漬澇影響,根據淹泡程度和作物生育進程,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盡力減少降雨影響。技術服務組深入各區主要農業鄉鎮和受災地塊,幫助農戶第一時間疏浚溝渠、排水降漬澇,建議有條件的要中耕散墑、追施速效肥,淹泡時間過長的要適時補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促進植株恢復生長。共計開展技術服務150余人次。
分類指導 提升成效
為保障玉米、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生產,技術服務組提出“抗漬澇、促散墑,強田管、促生長,防病蟲、減損失”為核心的抗災技術措施。水稻重點做好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等防治工作,玉米重點做好南方銹病、褐斑病,草地貪夜蛾等防治工作,大豆重點做好根腐病和點蜂緣蝽危害防治。并配合做好水肥調控、“一噴多促”等田間管理穩產增產等措施。
下一步,天津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將持續深入做好防災救災工作,強化精準精細指導,助力災后生產恢復,減少農業生產損失,為秋糧穩產發揮好技術服務支撐保障作用。
全國咨詢熱線:
0392-2191180
152 3920 1200
郵 箱:
地 址:鶴壁市淇濱區朝歌路蓮鶴大廈B座17層